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
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1.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简介
    2. 公司领导
    3. 机构设置
    4. 联系我们
  • 党建工作
    1. 制度汇编
    2. 基层组织
    3. 工会工作
  • 团队队伍
    1. 教师名录
    2. 名家风采
    3. 博士名录
    4. 兼职教授
  • 学科科研
    1. 学科简介
    2. 科研平台
    3. 学术交流
    4. 学术成果
  • 审核评估
  • 本科教育
    1. 专业简介
    2. 教学活动
    3. 质量工程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1. 培养方案
    2. 导师风采
    3. 专业实践
    4. 制度速览
  • 员工工作
    1. 思政队伍
    2. 团学组织
    3. 就业信息
    4. 员工风采
  • 员工之窗
    1. 毕业生名录
    2. 毕业合影
    3. 优秀员工
    4. 员工新闻

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- 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新闻

集团举办数字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

来源: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    时间:2024-09-25     浏览:

     9月22日至23日,学校举办数字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。安徽省政协副主席、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,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崔伟,上海戏剧学院原经理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韩生,公司党委书记李福华、董事长彭凤莲,安庆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王爱武,安徽省文旅厅原副厅长唐跃,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、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经理韩再芬等出席开幕式。彭凤莲主持开幕式,张祥安宣布学术研讨会开幕。来自新加坡、马来西亚以及国内40余所高校、研究院所、戏曲院团100余位专家学者,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,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及相关学院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。

       李福华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,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。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服务社会、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情况。他强调,学校依托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在黄梅戏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,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文化育人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。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聚焦“戏曲与曲艺”高峰培育学科及“双特”建设,深入研讨黄梅戏文化生态、艺术创作、数字传播、文旅融合、人才培养及教育传承,推动中国黄梅戏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
王爱武在致辞中指出,黄梅戏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,是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。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作为全市唯一本科高校,拥有团队建设、人才储备、科研教学等多重优势,在黄梅戏、戏曲史论、地方戏与地方文化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,人才培养特色鲜明。希望学校以此次学术会议为新起点,聚焦国内外学术资源,深入研讨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创办以来的经验做法,推进黄梅戏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发展,扩大黄梅戏艺术节的品牌知名度与黄梅戏的影响力。

韩再芬在致辞中表示,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数字人、原发与融合自媒体等新形式纷纷涌现,为传统戏曲提出了诸多新问题与新论题。只有尊重戏曲艺术的本体与发展规律,才能做到守正守住精髓,创新创出高度。希望与会专家和学者深入研讨,多提意见,为新时代黄梅戏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、共构蓝图。

研讨会主要围绕“数字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”这一主题展开,分主旨报告和三场分论坛进行。崔伟、韩生、安徽省文旅厅原副厅长唐跃、公司二级教授方锡球在开幕式环节作了主旨报告。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徐子方,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、公司特聘教授朱恒夫在闭幕式环节作了主旨报告。分论坛上,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黄梅戏艺术创作、文旅融合与数字传播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。会议收到参会论文40余篇。

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学校与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、安徽省委宣传部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,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、安庆市委宣传部、安徽省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、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,是学校“戏曲与曲艺”高峰培育学科系列学术活动之一,也是第十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,有力扩大了学校戏曲与曲艺学科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对于新时代黄梅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(撰稿:张义       摄影:江伟       审核:储著炎 汪超 陈秀)



上一篇:集团举办特聘教授聘任仪式

下一篇:公司学子参加第十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演出

版权所有: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 

联系地址: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

联系电话:0556-5500678   邮政编码:246011

联系邮箱:hmjysxy@aqnu.edu.cn

旧站地址